行業新聞
政采電商,國產耗材的新機會,如何抓???政府采購似乎離我們很遠,因為機關事業單位是采購主體。但政府采購似乎理我們很近,因為各行業的企業家搭建的一站式服務平臺是采購的客體。
20年來,各級財政部門通過壓實主體責任做“加法”,簡化交易流程做“減法”,提升服務效能做“乘法”,破除政策壁壘做“除法”,推動政府采購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同時隨著政采的逐漸放開,越來越多相關行業的企業家們也因此獲得了機會。
政采的盤子有多大?據統計,2013年全國政府采購金額為16381.1億元,比2012年增加2403.4億元,增長了17.2%。其中,貨物類采購金額為492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1%,到了2017年,采購規模達32114.3億元,比2016年同口徑增加6382.9億元,增長24.8%,占全國財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別為12.2%和3.9%,這一超萬億市場規模的新藍海,吸引了不少“嗅覺靈敏”的電商駐足,并日漸成為各個電商爭相角逐的陣地。并且,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主流的購物方式,因此電子商務也以低成本、高效率、高透明度等優勢,受到政府部門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近日亞印時代專訪了廣東今日合作辦公用品有限公司的總監馬增林,共同就政采方向的大辦公市場的發展趨勢和機遇進行了深入探討。
降低門檻,轉向大眾化
目前在全國出現許多各級的政務采購平臺,最開始從線下轉入線上時,行業里大多數企業都是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沒有一個已經成型的經驗、也沒有標準去參考。最開始國內有兩種模式。
第一種是以阿里云為主的淘寶模式,即降低門檻,各個商家都可以入駐為政府采購單位提供服務。第二種是以廣東省為代表的,入圍的商家要通過嚴格的資質審查、篩選、進駐、控制加速。
盡管從平臺入駐商家的角度來講,大多數企業都希望平臺入駐的商家越少越好。但是隨著發展,從各方面方面的反饋來看,基本上政府采購已經完全實行碎片化、本地化,這幾年逐步放開,電商資質的要求不再那么高。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其中存在著許多機會點。比如像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央企等,他們還是嚴格控制加速,這就是需要抓住的商機。
軟硬件結合,實現政采電商平臺建設
硬件條件尤為重要,需要有許可證與自己企業的電子商城。搭建電子商城是一個很重要的基本條件。同時要提前去布局信息化知識,包括軟硬件能力,包括電商人員的配置的參數中心、物流體系的建設,還有地業務。因為許多大的平臺,其業務是遍布全國各地的,甚至會細化到某一個鄉鎮、某一個存,都需要進行采購。
因此電商平臺的落地也收到關注,需要有當地的合作資源,如果是從倉庫調取貨物,這其中蘊含的交通運輸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售后服務也不可以忽視,因為對于政府采購來說,除了品牌的選擇,最重要的還是售后服務。
由于政府是無法內部配備很多設備保障人員,這就需要平臺提供一個完善的售后服務,需要及時的給出正確的解決方案并進行快速的人工支持。
向大而全發展
政采電商平臺與傳統制定服務方案的平臺不同,由于電商平臺是線上進行選擇的,產品的大而全尤為重要。
從一開始的嚴格篩選,進行高、中、低檔次的分類到后面的產品多多益善,是屬于根據信息化的發展而進行的改變。因為在線上平臺更新產品并不占用任何地方,某種程度來說政采電商化后品牌的機會是在變多的。
信創是生態的建設,機會屬于每個人
信創是所有行業里的人都在關注的領域,國家信息安全是未來大勢所趨。盡管目前第一輪的投標,屬于大的企業的機會。
行業里會認為對于規模較小的商家而言,在信創領域里進行競爭存在一定的難度,其實還是有一定機會的。隨著信創的發展,設備的更新換代,第二輪就是普通企業家的機會點,因為信創是生態化的建設,它會持續不斷地發展。其產品的更換存在相應的比例,比如第一年30%、第二年50%逐步提升。
同時國產化耗材的機會也會增加。
國產耗材隨著近幾年的發展,技術等各方面存在很大的進步,打印復印的效果非常好,同時也形成了很多有知名度、有影響力的品牌,也得到了用戶的一個肯定。
再加上其低成本的優勢,未來會嘗試使用國產耗材的企業會越來越多。
廣東今日合作辦公用品有限公司
廣東今日合作辦公用品有限公司是一站式滿足采購人辦公物資需求的綜合服務商。2010年創建自有電子商城專注B2B領域,專注政企電商平臺的建設與服務,是辦公行業由傳統銷售企業成功轉型為電子商務科技企業的典范,于2019年獲得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今日合作辦公以“客戶第一”為服務理念,整合國際國內辦公物資品牌,“一站式”全方位為客戶提供辦公物資解決方案,得到廣大客戶的高度認可。在經營管理中,堅持誠信經營,堅持“標準化、流程化、制度化、智能化”管理,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合作共贏;繼續保持“大膽想,敢創新”的創業精神,致力于辦公物資綜合服務商,聚焦B2B領域,打造讓客戶辦公無憂的智能平臺,成為行業的領先者。
今日合作辦公經營商品類目50多個,SKU數500000多個,包括辦公文具、辦公用紙、辦公耗材、辦公設備、辦公家具、辦公生活用品、辦公禮品及定制品、辦公專業書籍及音響制品、家電及生活小電器、通訊設備、電腦及周邊用品、數碼設備、文儀精品、勞動保護用品、學生用品、體育用品、美術用品、五金工具、辦公商務、MRO工業用品等。